黑龙江大米的优势
黑龙江省粮食连年增产,年粮食总产量.6亿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亿斤的11.3%。黑龙江省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高,总产量高,大米质量好,口感好,深受国人的喜爱,黑龙江大米有许多地域性优质品牌,比如:北大荒大米、五常大米、响水大米、兴凯湖大米,庆安大米享誉全国。为什么黑龙江大米好吃,主要是水稻种植具备几个优势。
一、自然资源优势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部,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05’,北纬43°26’--53°33’,属于温带,寒带气候,年平均气温-4--4摄氏度,南北温差8摄氏度,夏季温度高,温差大,降水丰富,农作物大面积病虫害少,适宜农作物生长。
水稻生长喜高温,喜湿和短日照的农作物,东北水稻主栽品种活动积温在度左右,黑龙江省南北相差10个纬度,活动积温在--度范围之间。
黑龙江省共分六个积温带,第一积温带,积温℃以上。第二积温带,积温-℃。第三积温带,积温-℃。第四积温带,积温-℃。第五积温带,积温-℃。第六积温带,积温℃。
二、水资源优势
黑龙江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耕地面积、黑土面积均列全国首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黑龙江水稻灌溉有“三江两湖”,指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兴凯湖,镜泊湖,还有大小河流的河水,大小水库以及地下水,水资源丰富,确保水田的灌溉。
三、日照时间优势
黑龙江省水稻生育旺季,昼间日照时间长达15-16小时,昼间光合作用的时间约占一天的三分之二,夜间异化作用时间约占一天的三分之一。水稻生育旺季5至8月的总辐射量占全年总辐射量的46.8%至51.8%,全省5至9月日照时数为-0小时。太阳辐射量大,光照时间长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和品质优化。
四、昼夜温差优势
黑龙江稻区为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昼夜温差大。水稻生育季节4至9月份,昼夜温差的平均值为摄氏12度左右,有利于光合作用的增强和干物质的积累。夜间的低温可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减少干物质的消耗,从而提高代谢积累,既有利于增加单产,也有利于提高稻米品质。
五、水稻品种优势
黑龙江省不同的积温带适合种植的稻米品种不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早熟粳稻新品种,连续两年达到东北早熟粳型超级稻产量指标。无疑为水稻生产提供坚实的基础,确保粮食增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创造利于条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0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