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的行政区划调整,总计52个县,为何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过辽宁省与周围吉林省、河北省、内蒙古等地区之间的行政区划调整。其实,除了与外部的行政区划调整之外,辽宁省内部曾经出现了巨大的行政区划调整。当时,辽宁省总计下辖52个县,但辽宁省被撤销,52个县分别划入了辽东省和辽西省。此外,原辽宁省的管辖区内,总计出现了5个直辖市。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复杂的情况呢?今天,我们就仔细聊聊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聊聊辽宁省的历史发展。在夏商周三朝,当时的政权主要经营黄河流域,并且向长江流域扩大势力范围。暂时还没有力量染指辽宁地区,但进入战国时期以后,北方的燕国已经开始向东扩张,并且控制了辽宁地区。在此之后,辽宁地区便一直在中原王朝的管理之下。在秦汉时期,中原王朝对辽东地区的管理进一步巩固,出现了汉四郡的说法。但是,在南北朝时期和宋朝统治时期,中原王朝没有能够控制辽宁地区。明朝建立的初期,明朝经过不断的北伐,终于夺取了辽宁地区,并且设立了赫赫有名的辽东镇,成为了明朝驻军最多的军镇之一。明朝统治的后期,清朝的前身后金政权在东北地区崛起,与明朝的作战中,后金政权逐步控制了整个东北地区,自然也包括辽宁地区。清朝建立之后,开始不断的进攻明朝。17世纪中期,同时面对内忧外患的明朝灭亡,清朝开始大举入关。在10多年时间里,清朝确立了对中原各地的统治。清朝把东北地区视为自己的龙兴之地,严禁中原百姓进入东北地区,间接造成了东北地区的经济滞后。当时。东北地区的总人口不到万人。清朝入关以后,在明朝原有地区,继续推行行省制度,并且进一步完善。但是,在东北、西北等地,则一直没有行省制度。例如东北地区,设立了黑龙江将军辖地、吉林将军辖地和盛京将军辖地,由于没有行省制度和行政官员,清朝对东北地区的实际控制力很差。在清朝统治的前期,依靠雄厚国力为支撑,这一问题并不明显。可是进入清朝统治的后期,随着国力衰败,西方列强对清朝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沙俄、日本等列强,开始染指清朝的东北地区。年,为了巩固东北边陲,清朝先后在东北设立了黑龙江省、吉林省和奉天省。年,统治了多年的大清朝灭亡。随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陷入了各路军阀混战的局面。当时,东北地区处于奉系军阀的统治之下。在这一阶段,辽宁地区的发展非常迅速,成为了全国的重工业核心之一。随着闯关东规模扩大,辽宁地区的人口迅速增加。年,北伐战争结束,北洋军阀的统治结束。当时,奉天省改名为辽宁省,辽宁省正式出现。可是仅仅3年以后,也就是年,日本军队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在半年的时间里,日本军队占领了东北地区。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日本军队扶持了臭名昭著的伪政权。在这一阶段,东北地区被划分为14个省份。进入40年代以后,东北地区更是被划分为19个省份。每个省份的面积都不大,仅仅比现在的地级市大一点。年,日本战败投降之后,伪政权随着土崩瓦解。在40年代后期,东北地区被调整为9个省份。请注意,由于东北地区的行政区划不断变化,对后来的行政区域调整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进入40年代的末期,东北地区已经全境解放。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鉴于当时的实际情况,东北地区被划分为6个省份,分别是黑龙江省、热河省、松江省、吉林省、辽东省和辽西省。其中,辽东省和辽西省都是年建立的。此外,沈阳、大连、本溪、抚顺等5个城市,都被提升为直辖市。这一系列的区划,反映了东北地区当时的重要地位。我们仔细聊聊辽东省和辽西省,辽东省包括现在的营口市、丹东市、辽阳市、通化、白山等地区组成,总计下辖了29个县,省会设立在丹东市。辽西省包括现在的锦州、山海关、四平等地,总计下辖了21个县,社会设立在锦州。此外,还有5个直辖市。当时的辽宁省被分成了好几个部分,这属于临时性的行政区划。进入50年代以后,我国各地区的局势已经逐步稳定,战后恢复和经济发展成为了主要任务。为了发展经济,我国开始调整各个地区的行政区划。年,辽东省和辽西省合并,大连、沈阳等城市被撤销了直辖市地位,这些地区重新组成了辽宁省。但鉴于辽宁省面积过大、吉林省面积过小的问题,辽宁省北部的部分地区划入了吉林省。年,热河省被撤销,原来的管辖区划入了内蒙古、河北省和辽宁省。在七八十年代,辽宁省堪称是全国重工业最强的地区。当时,沈阳市、大连市在全国都赫赫有名,经济总量的排名比较靠前。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经济模式发展的变化,辽宁省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与此同时,中部各省开始迅速崛起。例如河南省会郑州、湖南省会长沙等等,在经济总量上,开始逐渐超越沈阳和大连。当然,辽宁省的很多优势具有不可替代性,例如沈阳的飞机制造业、大连的造船业,在全国都拥有明显的优势。关于我国各地区行政区划调整的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上一篇文章: 叶文洁红岸时期待了很多年呼伦贝尔盟,大 下一篇文章: 推进中央直属垦区农垦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9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