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终极卷王出现,各省只有跟着卷一条
浙江为什么称为卷王,出了那么多优秀考生?因为它的富庶让它拥有了比别人更好的中学教育资源。但是要想再往上走一步,就不是它所能决定的了。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丨连清川
作为一个已经结束了高考30年时间的人,我对于高考已经无感了。
即便如此,看到浙江的数据的时候,我依然觉得不可思议。第一年改成全国卷的浙江,给了所有所谓高考卷王的省份一个下马威:分以上考生达到了5.2万人,相比于去年的4.8万人又多了人。而据说分才排在名。
▲年浙江省高考分数段表(图/网络)
但是江苏考生也觉得非常冤屈,真正的卷王应该是他们。一共40.6万考生,分以上的人,已经靠近了10%。
在我高考的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们当然也卷。但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是最终无缘于大学的。我们那个时候最大的噩梦是复读。在我们隔壁的复读班中,最恐怖的案例是一个考了11年的老复读生。
但是我们是农村中学,大多数的落榜者,很快就当了农民,或者小店主,或者到了广东打工。人们在希望渺茫的时候,更容易作出现实主义的选择。
后来我的那些落榜的同学们,有的当了我们镇里的父母官,我也曾经求助于他们;还有人早早开上了豪车,生意风生水起。我的一个好朋友,在我们曾经就读的中学旁边开了一个餐馆,有一双漂亮的儿女,羡煞旁人。
我的中学、大学同学谈起孩子们,我有种感觉,他们现在卷的程度,超过了他们自己当年。
01
我不算学渣,虽然我经常自诩学渣,但那是比较出来的。
在我们那个农村中学里,上了高中以后,我的成绩综合排名一直是全班前三,属于颇有前途的那种。
当时尽管我们中学里也曾经有过清北录取的记录,但是在普通的年份里,本科已经属于奢侈,大多数人对于高考成功上岸的概念,是福清师专。我们的同学们中的许多人,后来都上了福清师专。
首年失利,在补习一年之后,我上了复旦。但是,我是从县重点中学一中那边上的,所以这一“丰功伟绩”并没有被列入镇中学,只不过是县一中里无数清北复交的记录中的一个。
在大学宿舍中问了一圈之后,自豪感与自卑感同时突袭而来。在我的同学中,多数的人成绩都是我再补习三年也都难以企及的,其中包括了浙江省文科状元,云南省文科状元等等,上海作文竞赛一等奖也在我们班,还有拿过全国比赛冠军的体育生,成绩也没比我低。
可是我的成绩也并不是低等的,可以排在中间偏下层次。因为有来自边疆省份的,以及拿到加分的同学,他们的成绩多数比我低。
一位上海的同学非常低调,他总是陪着笑脸告诉我们:我跟你们没法比,我是学渣,我完全是因为在上海的原因。
那一年我们系在福建只录取两名,这位福建同学比我成绩高到我无地自容。
图/图虫创意
完全公平从来就不曾存在。福建原本是一个传统的书香大省。福州、泉州、漳州、厦门,都是具有强大文化基因的城市,并且在教育投入上,父母向来也是不惜砸锅卖铁。
但是我们有两个不敢“望其项背”:在录取人数上,我们不敢望北京、上海和广东的项背。除了厦门大学之外,我们基本上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好学校。所以想要考到好学校,就得离开福建省。当然,你能够想象这种竞争了。
在竞争层面上,我们不敢望湖北、山东、浙江的项背。我们的模拟卷都来自这几个地方,我们的作文主要来自上海和浙江的范文。
当目光从福建落入到我所在的镇中学的时候,我们的基本幻想也就全然破灭了。我应届那年最好的成绩是我们隔壁班的一个妹妹,她从初中开始就是所有人的天才女友,理科生,上了厦门大学。
在稀少的应届“中举”的人中,普遍的是福清师专。应届那年,我们整个年级的录取比例低于福建省的比例1:7,包括了中专和大专。
不是我的老师们不努力,他们已经尽了洪荒之力。他们自己多数是从福清师专里出来的,在所拥有的资源和知识之下,他们已经到达了自己能力的极限。
后来,我逐渐知道了高考移民、加分争议、保送风波等等问题。但是说句实话,我从来没有什么亲身体会。
因为在我们那个农村镇中学中,这些事情统统都不存在。我们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身体条件。在复读那一年中,我平均每天的做题时间,妥妥超过12个小时。
全家都在福建,我移民去哪里?身为许多代汉族人,我有什么加分条件?一个遥远盆地中的名不见经传的中学,敢想什么保送?复旦大学是我报考的时候第一次听到的大学的名字。
只有那些身在城市之中的父母,才能有那样的奢侈可以听见这些名词。
中国的高考并不公平。因为,地域是不公平的,录取分数是不公平的,录取人数是不公平的,教育资源是不公平的,人群是不公平的,智力是不公平的,特殊人才是不公平的,城乡是不公平的,重点非重点是不公平的。
你能够想象的几乎所有关于高等教育的议题,都是不公平的。
你要让我去讨论一个能够结束,甚或缓解高考不公平的解决方案,我都只能告诉你:不存在。对于所有的父母和考生来说,都只有卷这条道路。其它无解。
02
我听不得对于落榜生的鼓励。
如果你要我告诉那些高考考生一个事实,那就是:赌上你所有的能力和智慧,在高考中考出好分数,考上好的大学,才能改变你的命运。
因为这就是现实。
董宇辉以及其他一些人的安慰已经变成了政治正确,什么高考只是人生一站,什么人生不是在一场考试决定的,而是一生的奋斗。
错。因为在今天,高考依然是决定你的命运的关键一跃。错过了这一跃,你要用后面人生中许多极其沉重的代价,和数倍于此的时间,去寻求命运改变的龙门,并且在其中,运气的成分极高。
我父亲非常正确地吓唬了我四年时间(高中三年以及复读一年):如果你考不上大学,你就只能回家种田。
我无法忍受两担稻子压在肩膀上的重量,无法忍受夏天在甘蔗田里汗水浸透,被甘蔗叶子刮伤的疼痛,无法忍受稻子脱穗时那漫天飞扬的稻壳粘在身上的那种窒息。我必须考上大学。
今天人们的选择也许看上去更加丰富了一些,但是在我的家乡如果没有考上大学的前景是什么呢?
▲福建莆田仙游农村(图/图虫创意)
我们是福建一个沿海较为富庶的县。我的同辈亲戚里有一些依靠创业致富的人。虽然他们现在的生意一落千丈,但是他们没有别的途径,只能坐等时机的变化。
他们的孩子们普遍和他们一样,没有能够考上好的大学。他们已经非常努力地给孩子们提供好的环境,但是孩子们看上去的前途并不光明,无非在一些中小型的公司里苦捱日子,依靠父母的救济,勉强过上还算体面的生活。
但是他们所雇用的年轻人希望似乎更少,依旧只能依靠自己的苦力过日子。现在的生活当然并没有那么贫穷,但是他们困囿在这个村庄和镇里,鲜少能够看见外面的世界,生活无聊而单调。
打工的机会已经比较稀少了。往广东方向的几乎没有,往上海、浙江方向的许多人已经返回。他们有时候还会去厦门、福州去打一些零工,但也不过是补贴家用,谈不上什么长久之计。
创业的风险更大。
在七山二水一分田的福建,你还能期望在农业上获得成就吗?
错过了高考,大概率就意味着人生陷入底层。这是农村的现实,这是中小城市的现实,这是都市底层的现实,这是中国的现实,这是整个世界的现实。
通过教育改变人生,这是整个世界都行之有效的配方,在中国没有改变,在美国也没有改变。
难道在高考的竞争中失败,就意味着能够在其它的竞争中获得成功?要知道,在社会上获得成功的代价,要比在高考中获得成功的代价,要高昂太多。
图/图虫创意
高考依旧是一场生死搏斗。只有牢牢地、死死地抓住这个机会,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未来的人生中,的确还有很多的可能性。但是我并不想讲所谓正确的废话,因为那些道路太艰难,太代价沉重,太依赖运势,有太多的人会折损在这个过程之中。
03
我当然并不是说,针对这一切,毫无可为之事。
但它的改变,并不是依靠个体的改变就能够解决。
农村中学、偏远山区、贫困地区,在现代的技术条件下,并不是没有改变教育资源匮乏的可能性,依靠互联网,依靠技术,依靠民间力量,能够把师资力量,教育水平和基础设施的投资,送到这些地方去。
地域性的落差,需要国家与社会,进行教育能力的本质性提升,才能改变一个地方在教育中落后的状况,也才能改变高考竞争中的弱势地位。
浙江为什么称为卷王,出了那么多优秀考生?因为它的富庶让它拥有了比别人更好的中学教育资源。但是要想再往上走一步,就不是它所能决定的了。
想改变卷王的位置,在于浙江必须拥有足够多的、力量强大的民间教育力量,从而改变优质高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状况。它需要的是教育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改变少数高校垄断多数教育资源的状况,才能让浙江不去和全国卷。
▲杭州钱塘江夜景(图/冰川图库)
显然,我已经说多了,说远了。
回望30年前的高考,依然偶尔会有关于它的噩梦前来侵袭,例如作文没写完,例如数学漏掉了一道大题。
虽然已经长久不关心,但是我知道孩子们还会有这样的噩梦。
浙江终于成为了卷王,但是别着急,未来的年份里还有很多的省份要变成卷王。而对于我们这些微渺的个体而言,所能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比别人更卷。
如果你不想被命运往下拖曳的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