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书法教育在传统人文素养培育中的作用
书法教育源于上古王官六艺之学。按照《周礼·保氏》之说:“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所谓通五经、贯六艺,是指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五经强调知识层面,六艺侧重人文素养。其中,书法教育在传统人文素养培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时至今日仍不失其文化传承价值。
书法教育传承历史文化传统。众所周知,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孔安国在《尚书·序》中说:“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伏羲乃人文始祖,汉字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此外,仓颉造字的传说广为人知,《淮南子·本经训》云:“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仓颉所造之字早已漫不可考,南朝梁代任昉的《述异记》载仓颉藏书台有碑文二十八字,北宋《淳化阁帖》亦持此说。伏羲也罢,仓颉也好,虽不为信史,但都反映出汉字在上古时期人智渐开、文明肇兴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百年来,以甲骨文的发现为标志,古代的金石学发展为二重证据法从而为古史重建奠定基础,在陈寅恪看来,其成就在于“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近年来,夏商周断代、中华文明探源对我们民族文化的早期起源进行科学考察,寻找二里头、陶寺等早期文字成为破解中华文化起源之谜的关键。可以说,中华文化史就是一部汉字传承、发展和演化的历史。回顾五千多年的中国书法教育史,由古文到大篆,由大篆到小篆,由篆到隶,由隶到楷到草,以及现代的由繁体字到简体字,反映出中华文明的继承和创新,诚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书法教育体现中华文化的创新。书本无法,更无所谓教育。元代郝经说,“夫书一技耳,古者与射、御并,故三代、先秦不计夫工拙,而不以为学,是无书法之说焉”。在上古王官之学中,六艺传承至今仍为后世所习者,却只有书法教育。乐经早已亡逸,礼、射、御、数也失去了历史条件和文化土壤,究其根由在于书法教育与时俱进,历久弥新。《汉书》对周礼提及的“六书”进行了阐释:“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管国子,教之六书,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书法之道本于“六书”而不断创新,变化无穷,所谓古代“悬针”“垂露”“柳叶”“科斗”等笔法,或是受自然现象的启发,或是受书写工具的限制而形成。唐代张怀瓘就提出,仓颉造字之时,“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彩众美,合而为字”。张旭观公孙大娘剑器舞得神韵,见担夫争道、又闻鼓吹得笔法;怀素观风云变幻而有所悟;文同见道上斗蛇,遂得其妙;雷简夫感喟“鸟迹之始,乃书法之宗,皆有状也”。在书法教育史上,师古而不泥古历来为人所推崇。清代有一桩公案。翁方纲的书法讲求“笔笔有来历”,他讥讽刘石庵:“哪一笔是古人的?”刘石庵却回复:“哪一笔是自己的?”后世评价刘石庵的书法成就远在翁方纲之上,刘石庵注重创新,翁方纲却是一味法古,此乃书法教育体现文化创新之一证。历代书法教育之创新亦坚持法度,以矫若惊龙、飘若浮云为美,不诘曲以媚俗,不偃蹇而凌尊,正是契合中华文化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书法教育培育传统人文的理想人格。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梅兰竹菊四君子是中国传统文人书画最常见的题材,象征着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书法教育重在培养性情,讲究字如其人。汉代扬雄提出“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唐代孙过庭认为书法“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清代刘熙载一语中的,“写字者,写志也”。在书法教育史上,字如其人成为评价标准,其中蕴含着传统人文的理想人格。历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苏轼皆以道德文章名垂于世。郝经评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时说:“羲之正直有识鉴,风度高远,观其遗殷浩及道子诸人书,不附桓温,自放于山水间,与物无竞,江左高人胜士鲜能及之。故其书法韵胜遒婉,出奇入神,不失其正,高风绝迹,邈不可及,为古今第一。”颜真卿满门忠烈,面对国殇家痛,忠义人格跃然纸上,《祭侄文稿》被元代鲜于枢誉为“天下第二行书”。随着北宋以降理学的兴盛,文人推重颜鲁公的气节和忠义,宋代书法家无不受到颜体的影响。欧阳修评价:“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苏轼说:“吾观颜公书,未尝不想见其风采,非徒得其为人而已。”
柳公权在回答唐穆宗笔法之问时,道出培育传统人文理想人格的真谛:“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正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国书法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随着遣唐使的步伐,书法教育远渡重洋,在日本、韩国等东亚文化圈落地生根。年,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了“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特展,为一睹“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之风采,引万人空巷。可以说,书法交流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张名片。
总之,书法教育是中华传统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未来艺术设计教育模式研究”(GJB)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王秀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