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双鸭山四城同建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
5月的双鸭山,花红柳绿草长莺飞,到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干净整洁的街道,安全通畅的交通,文明有礼的市民……这是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积极投身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缩影。处处看得见的变化、项项实打实的举措,共同擦亮了这座煤城的幸福底色。
4月以来,双鸭山市上下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坚持质量第一、以质取胜,以“四城同建”为引领,努力打造更加优良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一朵朵“新时代文明之花”正争相绽放在煤城大地上,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以山为魂以水为韵打造美丽多彩的山水生态之城
“家乡美,最美是那家乡的水;家乡美,最美是那家乡的人;一方水土一方情……”山水相依是双鸭山最鲜明的特征,也是这座城市建设山水生态之城的基础和底气。
全市紧紧围绕创建目标,以做好爱山、护水、净气“三篇文章”为重点,全力打造文明城市新亮点,培育美丽多彩双鸭山文明城市品牌。
双鸭山域内共有大小山峰座,山地占区域总面积的80%左右;境内有乌苏里江、挠力河、七星河、安邦河等江河60条、水库14座,拥有5个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安邦河、千鸟湖、挠力河等湿地从西到东绵延多公里,水域占区域总面积8%左右。
守护好青山。紧盯突出问题,科学合理规划,紧抓完成煤矸石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煤矸石山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有序推进山体生态恢复,让双鸭山青山常在。
爱护好碧水。以创城为契机,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加强重点水域动态监管,紧抓完成建成区污水管网评估和管网破损治理,进一步完善规范化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建设,加强以安邦河为代表的全域水系生态治理,让双鸭山绿水长流。
保护好蓝天。年,双鸭山市空气优良天数达到天。紧盯“双碳”目标,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严控“两高”项目准入关口,对于高污染、高耗能项目不合标准决不允许上马,坚决杜绝新增环境破坏、污染现象,让双鸭山空气常新。
崇德向善培养习惯打造琴瑟和谐的文明礼仪之乡
欲创“文明城”,先育“文明人”。双鸭山市把推动全民尊崇礼仪、提高文明素养作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重要着力点,在教育中培养、在实践中塑造、在管理中强化、在环境中熏陶,推动全体市民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和行为规范。
文明秩序需要靠市民文明行为去维护,更需要有完善的制度加强约束。通过此次创城,双鸭山市在解决突出问题的同时建立起制度约束,全力抓好规定落实到位、标准执行到位、部门监管到位、教育引导到位“四个到位”,经常性开展“回头看”,从小事细节抓起、从问题根源管起,共同维护文明有序、干净整洁的市容秩序。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好精神文明创建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常态化开展文明旅游、“光盘行动”和“绿色出行”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用理念规范行为、用行为引领文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社区(小区)及文明家庭创建,引导市民自觉遵守公共场所行为规范,坚持用语礼貌、文明交往,宽以待人、和谐相处,倡导互相尊重、与人为善的良好风尚,让文明有礼成为常态。深入推动移风易俗,革除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加快补齐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短板,让文明新风融入市民生产生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近年来,双鸭山市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先后涌现出了李秀芹、陈书勤、冷菊贞、孙刚等一批全国“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取得良好成效。组织市民群众广泛学习宣传典型人物先进事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健全关爱关怀机制,形成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
区域联动城乡共创打造令人向往的幸福安居之地
一座城市的品质能够直接反映出城市治理水平的高低,也能够影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双鸭山市强化问题导向,下定决心、用足力气,持续加大城乡道路、地下管网、公共停车位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解决好项目施工过程中卡点难点堵点问题,补齐短板弱项,全面提升文明创建水平和质效。
扮靓“面子”,做实“里子”。聚焦人民群众关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