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时空龙江史话漫谈哈尔滨的历史与文
摘要:关于哈尔滨地名的释义和族属众说纷纭,本人倾向于晒网场说。早在年或年哈尔滨的地名就已见诸典籍。为力挽主权、攘外修内,年滨江关道设治,这是哈尔滨自行开埠的象征。中东铁路的修筑和经营促进了哈尔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各国侨民的大量涌入,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使哈尔滨成了西方文化传入的窗口。哈尔滨街名的沿革像一份履历表,记录着它心酸的、屈辱的、变革的或光荣的历史。我们可以挖掘开发的历史文化资源有犹太历史文化、俄侨历史文化和宗教建筑文化等。哈尔滨历史描述中还存在一些误读误释,需要我们去纠正。
—、关于哈尔滨地名的释义和族属
地名学是门综合学科,据说涉及语言学、语音学、地理学、文献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甚至生物学等诸多学科。哈尔滨究竟是什么意思,源于哪个民族语言?历史上说法很多:满语晒网场说、蒙语平地说、俄语大坟墓说、人名说、渡口说、锁骨(哈喇巴)说等。近些年,又有阿勒锦说、扁岛说、天鹅说等,可以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阿勒锦说在20世纪80年代曾广为采用。阿勒锦是女真语名誉、荣誉的意思,20世纪90年代因一些满文档案的发现,由女真语转为满语,再由满语转汉语的一些音转问题和方位问题,这一说法被颠覆。
扁岛说源于年出版的《哈尔滨寻根》一书。当时评价该书“一纸档案,破解哈尔滨地名百年之谜”。该书认为哈尔滨是由满语哈勒费延屯演变过来的,“哈勒费延”是扁状的意思,作为地名必须加上“屯”,久沿成俗,省略了“屯”字,简称哈尔滨。但是,“哈勒费延”加上“屯”是复合词。在地名的传承中,不会略去名词“屯”,只留形容词“哈勒费延”。如把哈尔滨释为哈勒费延,就成了“扁状的”,我觉得也不太合乎实际。
天鹅说源于年出版的《哈尔滨地名含义揭秘》一书,被评价为“十年求索破八百年之谜”。女真语天鹅的发音为嘎鲁,该书认为哈尔滨一词经历了嘎鲁—嘎鲁温—哈尔温—哈尔滨的演变过程。但是,早在年、年“哈尔滨”作为地名已见诸典籍,年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满文和汉译已出现“哈尔滨”地名,而年出版的俄文《满俄词典》中天鹅仍标记为“嘎鲁”,并未发生音转。
本人倾向于满语晒网场说。这一说法之所以被推翻,是因为当年据关先生考证,晒网场说“编造者名殷肇赢,系外埠报人,同哈尔滨东陲商报馆总经理尹捷卿过从甚密,二十年代初在应邀重订《哈尔滨指南》时,顺抛于世”,认为“殷说讹传数十载,惑乱视听,影响甚甚”,殷氏“枉自为满语造词,风传夺误,以假乱真”。但事实上,晒网场说不是“殷说”,而是“官说”。萨荫图在哈尔滨任滨江关道时,曾印制一副《哈尔滨一带全图》。道台大人亲自撰文曰:谨按哈尔滨命名之义,一古昔晒网之乡也。年于驷兴出任西北路兵备道后,仍持此说,称“哈尔滨依满语而言是打渔网,即渔网之意”。萨荫图、于驷兴均为清末精通满语的饱学之士,他们是不会枉自造词的,而且《辞海》里也广为引用,曾流传和使用过七十多年。
二、哈尔滨城史纪元和滨江关道设治
关于哈尔滨城史纪元有年6月9日说、八百多年说、年7月14日说、年10月31日说、年说等,莫衷一是。源于对“城史纪元”“建城纪念日”“诞生日”概念的混淆。
所谓城史纪元,就是城市历史纪年最初的年代,也就是上限。如何查找上限?按照中外计算城市历史的惯例,多是从城市形成过程中选择最早时间,或选择有文献、有文物可证的时间,见诸典籍的最早的时间。
所谓建城纪念日,一般来说指的是开始修建城垣或设治的时间。我国的六大古都及相当多的近代城市均可据此确定其建城的时间。而哈尔滨却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它是一座借中东铁路的修筑和经营的机缘,由村镇聚落点向近代城市逐渐转化而成的城市。第一,它没有建筑城垣的经历;第二,年滨江关道的设治又明显地滞后于哈尔滨城乡嬗变的开端。
诞生日的提法不太科学。目前,仅知的是俄国人说年6月9日是哈尔滨诞生日。但如果说年6月9日是俄国人来到哈尔滨纪念日,或中东铁路正式动工纪念日犹可,说哈尔滨诞生日或建城纪念日,甚至说是城史纪元则略显荒谬。
如果按照见诸典籍的时间,早在年(这是通过其他文献验证的)或年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里已经明确有了哈尔滨地名的这种说法。可见,哈尔滨作为渔村或渡口,地名早已见诸典籍,满汉民族早已在这里繁衍生息,捕鱼耕作。中东铁路的修建和经营催生了或促进了哈尔滨城市的形成。它作为城市大约形成于—年,两次帝国主义战争和一次社会主义革命加速了哈尔滨城市化的进程,使哈尔滨得到了投机的畸形的发展。这里我们强调的是“形成”,而不是“建城”或“诞生”。
滨江关道的设治是清政府力挽主权、外攘内修的重要举措。年10月5日(光绪三十一年九月初七),即《朴次茅斯和约》签订一个月后,会衔奏请于“哈尔滨添设道员”,并奏以“杜学赢试署斯缺”。10月31日钦奉朱批允准在案。年2月15日吉黑两省将军通知杜学赢“自应即饬赴任,以专责成”,并扎发“木质关防一颗,文曰:哈尔滨关道兼吉江交涉事宜关防”。5月11日,杜学赢在哈开用关防任事。8月30日《吉林将军达桂、黑龙江将军程德全会奏拟请在哈尔滨添设同知巡检等缺折》:“窃维吉林哈尔滨地方为东清铁道之中心点,主权利权应亟维持,力争先著,曾经等于上年九月间会同奏请添设滨江关道一员,专办吉江两省交涉,稽征关税,并先委员试署,奉旨允准在案。”从这段奏文中可找到确切的佐证。另外,光绪三十三年宋小濂在禀报东三省总督徐世昌的文中也曾谈到奏设滨江关道“此中微意本为挽已失之主权,杜外人伺间”,把滨江关道设治的本意旨在力挽主权、外攘内修说得很透彻明了。
另外,杜学赢就任视事后也确曾为维护主权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年10月24日(农历九月初一)曾为维护利权、法权,“禁止洋人私向华民购租地亩”;年初,在哈尔滨俄人紧锣密鼓地搞选举、闹“自治”的时候,他也及时报告东三省总督,指出“此举与主权关系极大,铁路无权管理地方事务”等。但弱国无外交,尽管清廷朝野中的许多有识之士企图力挽狂澜,但哈尔滨及铁路沿线终未逃脱“国中之国”的命运。
滨江关道的设治是哈尔滨自行开埠的象征。把年东北十六城的开埠归结为日本强加于清政府的结论是片面的。诚然,《中日会议东三省条约》是日本强迫清政府接受了《朴次茅斯和约》的有关条款,但附约中开放哈尔滨等东北十六城的内容似乎与日本的强权无关。其实早在日俄战争尚未结束,媾和大局已定之时,清政府中的有识之士便已经开始筹谋对策。年5月(光绪三十一年四月),商约大臣吕海寰就已上折奏陈:“现今各国对之外交,均以开放商埠为政策。东三省之结局,为全局所关,日本纵许我收回,必主于开放……故臣之愚计,预筹开放商埠”(《光绪朝东华录》页)。至八月,也就是在《朴次茅斯和约》签订前后,有谕旨:”商部奏振兴东三省商务,请饬妥筹办法一折。东三省地大物博,风气未开,极应指定地界,多开商埠,推广通商,期于有济各国公共利益;并饬地方官举办各项事业,以兴商务。著外务部、商部会同北洋大臣袁世凯、盛京将军赵尔巽统筹办法,妥议章程办理,侯旨实行”。翌日,清政府便电饬驻日俄使臣“申明赞成开放东北之议,并愿由自行开放”(吉林文史资料第七辑《东北大事记》)。随后于九月二十七日正式宣布开放东三省。而《中日会议东三省条约》及其附约的签订则是12月22日的事情。
如果说东北三省的开放是清政府受到了列强的逼迫和影响,是受到日俄战争后两国将瓜分东北大势的逼迫及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影响。清政府开放东北三省十六城的目的则是“期于有济各国公共利益”,防止俄日瓜分东北,同时也希望能振兴东三省商务。
如上所述,东三省十六城开放的性质是“自行”的,筹划开放的时间是早于滨江关道的设治的。无论开埠,还是设治,其出发点都是力挽主权,振兴商务。从两者的时间顺序来看,设治是与开埠息息相关的。滨江关道的设治是哈尔滨自行开埠的结果和象征。另外,年哈尔滨设立商埠公司,清政府委任滨江关道杜学赢兼任商埠公司总办,杨梦龄为帮办,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这一结论。
设治百年不等同于哈尔滨建城百年。年10月哈尔滨举办了“千年文脉、百年设治”系列纪念活动,确为明智之举。这一科学的定位、准确的表述,既顾及了哈尔滨金代以来悠久的历史文脉,也避开了多年来学界莫衷一是的对所谓“城史纪元”“城市诞生”“城市起点”等的纷争。虽然也没能回答城市的形成问题,但终于找到了为专家学者与广大市民认可的可供纪念的城市历史纪念日。
三、中东铁路与哈尔滨
18世纪中叶,哈尔滨便已设立网场,为宫廷捕打贡鲜,并开设渡口,摆渡官商行旅。19世纪中叶,这里已出现“乡饮”和“地方”;年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中已出现“哈尔滨”地名的满文记载。19世纪末,哈尔滨地区已建立了分属于双城厅、滨州厅和呼兰厅管辖的秦家岗、马家沟、香坊、傅家店、四家子、顾乡屯、马家船口、双口面等近百个旗民屯落,出现了源聚烧锅、田家烧锅、张家油坊、瓦盆窑、黄山嘴子集等初具规模的手工业作坊和集镇。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的出现和手工业作坊的规模足以说明,当时哈尔滨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同时,商品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东铁路的修筑为哈尔滨的崛起提供了历史机遇。
1.中东铁路是沙俄侵华的工具。中东铁路丁字形大铁路,由西起满洲里、经哈尔滨、东至绥芬河及支线由哈尔滨南至旅顺两条线组成,全长公里。曾称东清铁路、东省铁路、中东铁路、北满铁路、中长铁路。沙皇俄国为什么要修筑中东铁路?俄国财政大臣维特说得很清楚:“从政治和战略方面来看,这条铁路将有这种意义,它是俄国能在任何时间内,在最短的路线上,把自己的军事力量运到海参崴及集中于满洲、黄海海岸及首都的近距离处……”可见其侵占满洲、称霸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目的。
沙俄利用中东铁路攫取了许多特权,把哈尔滨和中东铁路附属地变成了俄国的殖民地:驻军权—成立护路队、外阿穆尔军区,步、骑、炮兵7万多人;设警权——设警察部、警察局;司法权——设边境地方法院中俄会审公堂;森林采伐权——东三省之森林,任俄人采伐,初以筑路为借口,后竟大肆采伐出口营利;内河航运权——攫取了松花江、嫩江、辽河航运权;采矿权——铁路线两旁三十华里内之煤矿由公司勘办,包括扎赉诺尔、抚顺、穆棱、鹤岗等;行政权——成立自治公议会、董事会,“凡居住哈尔滨市内之中外人民悉课商工税、家屋税、借地税、酒税等以为公共费用”;教育权——开办大中小学;地亩权——东线占地垧,西线垧,南线到长春垧,在哈尔滨前后三次占地达垧(合亩),占据出租,—年,中东路租地收入达万卢布。
以上观之,沙俄修筑铁路并不是人民的福音,它是以最野蛮的民族征服的方式进行的,从倾销商品、输出资本的巧取,到依靠赤裸的政治、军事强权的豪夺,把中东铁路俨然变成独立于国家主权之外的“国中之国”。
2.中东路的修筑和经营客观上促进了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中东路的修筑和经营正值清末民初,是社会的激烈变革时期,也是哈尔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都市的转型期。铁路的修筑和大批俄侨的到来,完全改变了哈尔滨社会的自然历史进程。在外来资本主义的强力之下,以硬性移植和强迫过渡为特征,开始了其痛苦的社会文明转型。
(1)东北地区早期产业工人的出现、无产阶级队伍的形成始于中东铁路的建设。早在年,俄国设立的社会民主党和社会革命党在哈尔滨就开始有了相当多的活动,年在哈尔滨就开始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也早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年,列宁就给哈尔滨工兵苏维埃电报,命其夺权。年瞿秋白来哈尔滨时,是在这里领略到了一些的空气。陈独秀、李大创、张国焘、周恩来等一批党的早期领导人都来过哈尔滨。
(2)铁路的修筑和经营促进了哈尔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年以前,哈尔滨有很多村屯,但仍是分散的、落后的、规模很小的自然村落。成为铁路总埠后,人口剧增,工商业急剧发展。年,哈尔滨已经完成了由村镇聚落点向工业基点的转变,成为中东铁路附属地的政治、经济中心。日俄战争期间哈尔滨这种畸形发展的具有投机性质的经济繁荣,构成哈尔滨经济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年为哈尔滨商业和进出口贸易迅速发展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主要参战国的沙俄鉴于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原因,不得不暂时削减了对北满的控制,德奥两国又完全停止了对“北满”的贸易,哈尔滨的民族工业,尤其是制粉业、制油业等加工工业趁隙得到迅速发展。从—-年,哈尔滨制粉厂由12家增加到24家。从—年,哈尔滨制油厂由3家增加到28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哈尔滨民族工业的崛起,进出口贸易的繁荣,促进了哈尔滨与“北满”各地城乡的联系,构成了哈尔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虽然由于白卫军复辟运动的破产,卢布暴跌,货币贬值给哈尔滨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但由于大批的帝俄将军、贵族、国会议员和资本家纷纷逃离哈尔滨,日美等帝国主义列强围绕着中东铁路权益展开了尖锐复杂的角逐,它们之间以哈尔滨为中心在北满争夺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的斗争日益激烈,哈尔滨经济恢复很快,金融业、进出口贸易、工业都有长足发展。这种高度的物资聚散、购销关系既促进了哈尔滨经济中心的形成,又促进了北满广大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样,哈尔滨便以铁路干线和江上航运为辐射轴,通过各个中、小聚散地,自然的直接或间接地把拥有深广腹地和众多人口的北满经济区域联系在一起,使分散的农村经济活动围绕着哈尔滨这个轴心而运转,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北满经济网络体系。
随着经济中心的形成与发展,到20世纪20年代末,哈尔滨已侨居28个国家的外侨,16个国家在哈尔滨设立了领事馆(前后共三十几个国家侨民,19个国家21个领事馆或代表部),外国资本在北满开办的厂商75%集中在哈尔滨。哈尔滨进出口的货物来自或运往西伯利亚、莫斯科、伦敦、巴黎、纽约、华沙、东京、大阪、爪哇等数十座大城市,乃至世界各地。哈尔滨已经被纳入国际市场体系,成为著名的东方国际贸易中心之一。
(3)经铁路传入了资本主义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一方面是“侵略的西方”,一方面是“文明的西方”。
四、哈尔滨——西方文化传入的窗口
20世纪的前半叶,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与经营,沙皇俄国在哈尔滨实行殖民统治长达18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沙俄残余势力在这里蛮横盘踞10年之久;日寇入城后,哈尔滨人民又沦为亡国奴,度过了暗无天日的14年……但任何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都是以巨大的历史进步作为补偿的。正是在帝国主义列强勾结角逐的过程中,哈尔滨逐渐地由村镇聚落成为近代城市,又迅速发展为“绾欧亚交通之枢纽、居华洋商埠之重心”的国际大都市;正是由于各国侨民的大量涌入,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才使哈尔滨成了在传统文化氛围中向国人展示西方近代文明的窗口。
中东铁路修筑后,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后,哈尔滨云集了一大批俄侨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其中不乏久负盛名的演员、音乐家、美术家。他们以哈尔滨为第二故乡,执着追求,辛勤耕耘,或登台献艺,或甘为园丁,为中西文化交融,丰富哈尔滨的文化生活,培养中外艺术人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电影是经哈尔滨传入的。电影是什么时候、怎样传入的?目前,国内传统的说法是:年,西班牙商人雷玛斯在上海虹口海宁路与乍浦路口搭建的虹口大戏院为第一家电影院。此结论有待商榷。史料证明,的第一家电影院,甚至第二家、第三家电影院均建于哈尔滨。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和经营,伴着列强在我国东北的勾结和角逐,外来文化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也较早地传入了哈尔滨。年,即俄国中东铁路建设工程局迁移至哈尔滨的第二年,哈尔滨已经出现了第一台立式钢琴和第一张台球桌;年,即中东铁路全线通车的当年,哈尔滨已经拥有了部电话;在老佛爷对汽车这种怪物还大为惊诧的时候,哈尔滨的街道上已经跑着法国雷诺厂生产的小轿车(其时速可达25千米),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它已经成为哈尔滨最早期的“的士”……
据载,早在年12月25日,潘捷列依蒙·瓦西里耶维奇·科勃采夫便在哈尔滨大街与石头道街(现中央大街与西十二道街)交角处——犹太商人萨姆索诺维奇的一座临街的房子内开办了第一家电影院——“科勃采夫法国电影院”。该影院址后来开办了惠康呢绒庄,20世纪80年代曾是龙江制鞋厂试销部,现已无存。“科勃采夫法国电影院”可容纳百名观众。当时的每张门票售价5卢布,人满为患时加卖的站票也要1卢布。每天下午四点至晚七八点钟连续放映三场。正常情况下,电影院日平均收入可达卢布,效益相当可观。当时的影片很短,最长的一般也不超过15分钟。
年,潘捷列依蒙·瓦西里耶维奇·科勃采夫出生于俄国顿河河畔的罗斯托夫,在阿尔马维尔曾有自己的照相馆和小型的电影院。日俄战争爆发后,人到中年的他作为随军摄影师来到东北,战后留居哈尔滨,开办了第一家电影院。年7月26日逝于哈尔滨,在哈尔滨整整生活了30年。
潘捷列依蒙·瓦西里耶维奇·科勃采夫不仅是精明的电影院的老板,而且还是出色的照相师和电影摄影师,他被认为是俄国纪实影片摄影的先驱。他曾拍摄了年哈尔滨在药铺街(现中医街)举办自行车比赛的纪录片,记录下了年韩国义士安重根在哈尔滨火车站刺杀伊藤博文那震惊世界的一幕,还摄制了—年哈尔滨鼠疫那悲惨的景象和年俄国飞行机飞抵哈尔滨的资讯。他拍摄的很多影片曾在世界各国演映。这位被称为“俄国纪实电影先驱”的电影艺术家理所应当地在哈尔滨文化史、电影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上述记载在伪满洲国办公厅弘宣处年出版的《弘宣半月刊》中也得到了部分印证。
潘捷列依蒙·瓦西里耶维奇·科勃采夫的儿子尼古拉·潘捷列耶维奇·科勃采夫是《霞光报》的出版人和主笔,年11月,领导了《时代》编辑部。年回国,年逝于苏联。
年哈尔滨又办起了三家电影院。“节克坦斯电影院”,位于大街和西商市街(又称外国三道街,现红霞街)街角处。其经理人为扬格若戈尔。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哈尔滨中文报——年的《远东报》上,我们看到有多处“节克坦斯”电影院的广告,从中得知该影院每月都有欧美新片,《生死关头》《一见缘》《女英雄》《人财两空》等轮换上映。当时的影片分为节和段,由于时间原因,每场约上演3~4段,若逢长片则分几场连续演完。每场演出前往往还加演滑稽片或资讯片。年时,坐在哈尔滨的电影院里就能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资讯纪录片,令人感叹。
年开办的还有“伊留季昂电影院”,位于大街和商务街(现上游街)街角处,其经理人为Л·C·芬克利施捷因。该影院开业式首映时,经理人别出心裁地在楼外点燃三千支蜡烛,烛光闪烁,映红了门庭,蔚为壮观。这种创意,如此手笔,就是在今天也令人叹为观止。该影院直接从柏林和巴黎购进新片,逢周一和周四轮换上映,吸引了无数中外观众。
同年创办的还有一家“进步电影院”,为格兰德旅馆附设之电影院,位于南岗松花江街。年该影院改称为“格兰德——最高纪录”。
年,在南岗新买卖街(后称义州界、奋斗路,现果戈里大街)上开办了著名的“奥连特电影院”(一度曾称为“热烈喝彩—幻术”),上演着色影片。查理·卓别林的早期作品《摩登时代》《都市之光》等新片都曾在此上演过。年6月在一场大火中,影院付之一炬。年2月2日重建竣工、开业,改称为“奥连特”。“奥连特”在哈尔滨电影院排行中应该算老五,可它也与号称全国第一的上海虹口大戏院同龄呢。
当时还有一家“格兰德电影院”,位于面包街和马街(现红专街和东风街)之间的大街39号的哈因德罗夫大楼的一层(约在现华梅西餐厅的位置)。其创建年代不详,但其创办时间不会晚于奥连特。该影院的经理人为顿·奥杰罗。与它相邻不远的大街31号还有一个“列诺麦(声望的意思)电影院”。
可见,从年至年间哈尔滨已先后办起了六家电影院,这一统计还不含傅家甸(道外),也不包括铁路俱乐部(现铁路文化宫)、商务俱乐部(现市科学宫)、花园剧场(现兆麟公园内)等非专门性的电影院。顺便提及,早在年哈尔滨便已经创办了被称为“远东第一家”的俄文版电影周刊《齐格杂基》(曲折的意思)。该刊出版人和主编为A·Ф·留巴文,专门介绍电影艺术、演员轶事、欧美影讯等,并附有图片和剧照。
2.西洋音乐教育始于哈尔滨。年上海创立音专,年哈尔滨第一音乐学校已经创办,年格拉祖诺夫高等音乐学校建立。哈尔滨音乐史上先后还创办过哈尔滨音乐训练班(年)、哈尔滨音乐专科学校(年)、哈尔滨苏联高等音乐学校(年)和哈尔滨商务俱乐部音乐训练班等。每所音乐学校师资队伍中都有一批杰出的犹太音乐家,如:特拉赫金别尔格、戈尔施格林娜、格里施德京、迪龙、鲍斯特列姆、雅斯特列姆、吉斯金特、恰普里克、科特等。
当年哈尔滨除了有实力不菲的音乐师资队伍,培养了一批批脱颖而出的音乐人才外,还曾有歌剧团、轻歌剧团、爵士乐队、管乐队、交响乐团等艺术团体,上演过许多名家的名剧名曲,有世界顶级的音乐家来哈献艺,有设施一流的音乐厅、影剧院,有闻名骡尔的乐器商店,有颇具艺术修养的听众、观众……
鲜为人知的是哈尔滨历史上还曾活跃着一支爵士乐队,其指挥是钢琴家Д·И·格依戈涅尔。年该乐队应美国哥伦比亚唱片公司之邀,灌制过唱片。他们演奏的《请来安慰我》《宁静遥远的海洋》《月季花》《犹太人舞曲》等40首狐步舞曲、探戈舞曲曾风靡哈埠,享誉中外。还有隆德斯特列姆爵士乐队。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举世闻名的音乐家纷纷来哈献艺为音乐城增光添彩。利奥波德·奥尔大师的几位高徒亚沙·海菲茨、米沙·埃里曼和叶弗利姆·津巴利斯特都曾来哈演出过。他们和侨居哈尔滨的H·A·希费尔布拉特、B·Д·特拉赫金贝尔格均为犹太血统,并有同窗之谊。著名歌王夏里亚宾和维尔金斯基来哈演出更是在哈尔滨音乐史上绘出一笔重彩。
一大批艺术家从哈尔滨走向世界,更使这座音乐城誉满全球。在巴黎、纽约、柏林、悉尼、东京、莫斯科、新加坡曾活跃着很多哈尔滨籍艺术家。美国著名影星尤里·勃里涅尔,被美国媒体誉为“伟大的钢琴家”的科兹洛夫,东京新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音乐学院教授希费尔布拉特,德意志室内乐创始人赫尔穆特·斯特恩,白俄罗斯功勋演员Б·И·拉伊斯基,澳大利亚的波果金兄弟等都是“哈尔滨人”。俄侨音乐家还为新培养了大批音乐人才:王洛宾、尹升山、傅庚辰……
3.最早的芭蕾舞学校在哈尔滨。早在年,莫斯科皇家芭蕾舞大剧院的演员尼基弗尔·伊万诺维奇·菲奥克季斯托夫便率队来哈演出。皇家大剧院著名芭蕾舞演员伊丽莎白·瓦西里耶芙娜·科维亚特科夫斯卡娅20世纪20年代初来到哈尔滨,并创办芭校。从年中东铁路庆祝25周年时该校学生曾在铁路俱乐部演出来判断,她的学校创办不晚于年。
年9月1日,哈尔滨安德列耶娃芭蕾舞学校开办,培养了一批批芭蕾舞人才。学校也因此遐迩闻名。安德烈耶娃演出过《胡桃夹子》《天鹅湖》《睡美人》。尼娜·克热芙尼科娃是安德列耶娃芭蕾舞学校培育的一颗绚丽的新星,20世纪40年代受聘于上海,红极一时,年移居澳大利亚。从科维亚特科夫斯卡娅、安德烈耶娃、舍夫留金到缶金、菲奥克吉斯托夫,学校培养了大批学生,其中科热夫尼科娃、聂德兹维茨卡娅等驰名中外。上海的芭蕾舞明星演员很多是来自哈尔滨的。哈尔滨芭蕾舞曾巡回京津沪、日本、印度、朝鲜、新加坡、菲律宾等地演出,享有盛誉。
(待续未完)
作者简介
李述笑,黑龙江省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黑龙江省翻译协会副会长,多年潜心于哈尔滨地方史研究,侧重于哈尔滨近代城市发展史、中俄(苏)关系史、俄侨及犹太人在哈尔滨历史研究。主要代表作有:《哈尔滨历史编年》《哈尔滨旧影》《画说哈尔滨》《犹太人在哈尔滨》《哈尔滨犹太人》等。
声明:本文系原创,根据李述笑老师在年龙江讲坛第48期的讲座内容整理而成,收录在《龙江讲坛系列讲座》一书中。经李述笑老师同意后授权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及该书出版社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
来源:《龙江讲坛系列讲座》(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责编:李静
作者/来源:边疆时空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