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河胡焕庸线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作者:秦大河,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地理与地缘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胡焕庸是著名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主要奠基人,他以提出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而为世人所熟知和铭记。年,中国地理学会发起“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评选,“胡焕庸线”名列其中,被称为20世纪中国地理最重要发现之一,其影响已经超出了人文地理甚至地理学的范围,成为广为人知的中国国情分界线。“胡焕庸线”的提出奠定了中国人口地理研究的基础,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全面发掘、继承与创新胡焕庸的学术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年,胡焕庸在《地理学报》发表了“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首次揭示了我国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当时,官方统计中国总人口约4.59亿,胡焕庸以1个点表示2万人,将2万多个代表人口规模的点逐一亲手标在地图上,再计算等值连线,创制出第一张中国人口密度图,进而提出了一条可以标识中国东西部人口差异的分界线。该线是中国地理学家第一次通过手动运用“大数据”作出的重大发现,被称为“胡焕庸线”。

“胡焕庸线”,即“瑷珲—腾冲线”,因地名变迁也被称为“黑河—腾冲线”。这条线北起黑龙江瑷珲(今黑河市),南至云南腾冲,大致为倾斜45度直线,将中国人文自然地理版图一分为二。根据胡焕庸当时的计算,线以东的中国东半部面积约占全国的36%,而人口却占全国的96%;线以西的中国西半部面积占全国的64%,而人口仅占全国的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台湾重归中国版图及外蒙古(今蒙古国)独立,“胡焕庸线”东侧陆地面积占我国面积的比重升至43.18%,西侧相应降至56.82%。尽管国土面积发生较大变化,但两侧人口分布相对稳定。根据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东侧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93.68%,西侧人口占比为6.32%,与新中国成立后历次统计结果基本吻合,表明“胡焕庸线”是一条中国人口分布的稳定界线。

“胡焕庸线”也是中国一条重要的自然生态分界线。在地形结构上,线以东大部分地区属于我国地势相对平坦的第三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东南部分,以丘陵和平原为主。线以西为地势较高的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西北部分,多高山、高原。在气候上,线以东绝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少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线以西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胡焕庸线”与我国mm年平均等降水量线较为贴近,线以东降水充沛,线以西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正是由于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它也是一条重要的农业地理分界线,基本位于我国农牧交错带上,东南部以耕作业为主,西北部以畜牧业生产为主。

从近现代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来看,“胡焕庸线”东西两侧的差异悬殊。东侧各省区市,绝大多数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侧各省区市,绝大多数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国最主要的7大城市群,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全部位于该线东侧,全国经济排名前50的城市没有一个位于该线西侧,因而“胡焕庸线”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中国城镇化水平的分割线。

自诞生至今87年来,尽管历经疆域变迁和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历史性变革,发生过建设兵团垦荒戍边、支援大西北、三线建设、西部大开发等人口规模性自东向西的迁移事件,但是这条综合分界线依然十分稳定。其所揭示的人口分布规律不仅未被打破,而且早已超越人口地理的范畴,被广泛应用于人地关系所能触及的诸多领域,至今仍在经济、安全、国土优化等国情研究和战略制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胡焕庸线”所呈现的人口分布规律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地形和气候被视为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我国西北半壁多是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原或年平均降水量在mm以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而东南半壁除云贵高原等地外,多为低山、丘陵和平原,降雨丰富。地形和气候的差异直接影响人类生活环境和生产能力,进而制约人类活动与文明的空间拓展。有学者认为,“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特点并非从古至今一直存在,而是在13世纪左右发生气候突变的影响下,随着气温降低和降水减少而形成的。气候突变导致两侧的农业生产潜力发生变化,使得东西部表现出显著的农业生产能力和生态环境差异。除了地形、气候的影响,社会历史条件在客观上也对中国东西部人口分布产生一定影响。但总的来看,气候、降水等自然因素仍然是“胡焕庸线”形成的基础因素。

“胡焕庸线”不仅是一条人口地理分界线,也是中国地理环境空间分异的直观写照。中国自然、经济和人口等资源分布不均衡,是从古至今的铁律,也使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成为当代中国国情的突出现象,“胡焕庸线”则深刻反映了这种不均衡的基本国情,成为准确认识中国东西差异和理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把钥匙。由于其两侧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巨大差异,特别是西侧大部分地区人烟稀少和东侧人口过于密集的强烈落差,使得突破“胡焕庸线”的相关议题长期受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90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