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博士毕业条件分析东南大学最严格,清华

博士研究生作为国内求学历程中的最高学位,一直以来都给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距离感,作为在某学术领域已经达到了突破的象征,博士向来都备受人们尊重。

纵观我国各名校博士毕业条件,笔者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东西,例如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不要求发论文,东南大学要求发多篇核心期刊,堪称“最严格”,其它如黑龙江大学、湘潭大学等非、大学也要求发布核心期刊,令人汗颜。

博士毕业条件分析:东南大学最严格,清华、北航不用发论文

发论文本身就是一件煎熬的事,尤其是以一作身份发表核心期刊,要知道,许多大学副教授一年可能都发不了一篇一作的核心期刊,更别提还在攻读学位的在读博士研究生了。

不少院校设置的毕业标准中,博士生涯的“终点”并非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而是博士生经过审核,达到博士应有的学术水平。而是否达到相应的水平,除了参考在校期间科研成果、博士论文质量及答辩情况,还要采纳博士生导师或导师组的意见。可以说,博士生得到的考核评价是高是低,一般取决于他们在培养过程中的表现。

博士毕业标准越发严苛,往年“水博”已没有

作为评价博士生学术水平最重要的参考依据,各大高校狠抓学位论文的质量。高质量博士论文的产出,不仅需要长时间的写作,还要经过评审专家的把关。

法学博士的学位论文不仅有一般超过7万字的硬性要求,还对工作量、学术水平、阶段性总结作出要求。《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显示,“博士学位论文的实际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2年”,要“体现博士生在所在学科领域做出的创造性学术成果”,距离正式答辩个月前,答辩者要向5位以上同行专家作“最终学术报告”,通过方可提交论文送审。

为确保博士学位论文审核的客观性,院校普遍实施盲审制度,将论文交给外校老师评价。一般来说,外审分数需要达到70分以上,才能参加答辩。

也有部分院校设置较严的盲审标准,只要有任一专家打出较低分数,就需重新送审。如果错过该年规定的送审轮次,只能“第二年再来”。另外,论文答辩通过后,还有抽检制度。一旦抽检不合格,到手的博士学位就被收回,四五年的博士就白念了。

(来源:东南大学研究生院)

翟天临事件过后,博士们的危机感很强。通过答辩的博士论文基本都要上网,接受全体网民的监督。若是哪天被发现存有明显瑕疵,便有可能再次接受专家们的审查,重现当年答辩期间的担惊受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6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