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敢首届中国古代戏曲学术讨论会古代小说
年4月12—17日,“中国古代戏曲学术讨论会”在郑州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古典文学研究室、《文学遗产》编辑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河南省文学学会联合主办。与会人员多人,提交论文92篇。
年4月16日全国首届古典戏曲学术讨论会合影于郑州年4月在河南省洛阳市召开第二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时,与会相关人员动议筹备古代戏曲会议并同期成立中国古代戏曲学会。
于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山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南开大学中文系、南京大学中文系、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联合成立了筹备组,并委托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负责日常工作。
4月12日下午,会议开幕,邓绍基主持,胡世厚介绍筹备情况,王季思、张庚、龚依群(河南省文学学会副会长)、刘问世(河南省社科院顾问)、张文彬(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先后讲话,吴小如、李修生作大会发言。在开幕式上还宣读了孙楷第、钱南扬、任中敏的贺信。赵景深原本与会,但于年1月7日逝世,开幕式给予默悼。
会议组织有大会发言与小组讨论,在大会发言者还有徐朔方、李平、袁世硕、吕薇芬、曲六乙、黄克、羊春秋、彭飞、姚宝瑄、周华斌、焦文斌。会议围绕中国古代戏曲发展史和作家作品、古代戏曲理论、古代戏曲古为今用与推陈出新、古代戏曲研究方法等议题展开。
4月15日下午,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召开首届会员代表大会,胡世厚作筹备情况报告,通过章程,选举理事会。
《中国古代戏曲学术讨论会与会人员名单》4月16日上午,中国古代戏曲学会成立大会在紫荆山宾馆礼堂召开。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社科联主席张树德,河南省委理论工作小组副组长马任平,刘问世,张文彬,龚依群先后讲话,决定学会挂靠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
那是一个有战略眼光的学界负责人捷足先登的时代,胡世厚就是这样的领导人。自然,学会具体事宜由副所长王永宽操办,永宽兄亦功莫大焉。
正是在这次会上,年初即入手酝酿的中国《金瓶梅》学会,在徐朔方、刘辉的极力鼓励下,也已进入实质性筹建阶段。
中国古代戏曲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与中国古代戏曲学会的成立,是古代戏曲研究史上一件空前绝后的大事。其开创意义,已由延续至今的学会年会,以及数以万计的研究成果所证实。故将学会首届所有会员、理事、秘书长、副会长、会长开列如下,用供备鉴。
《中国古代戏曲学术讨论会与会人员名单》顾问:王昆仑,全国政协副主席;任中敏,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孙楷第,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吴晓铃,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张庚,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钱南扬,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郭汉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会长:王季思,赵景深
副会长:徐朔方、邓绍基、章培恒、胡世厚
秘书长:胡世厚(兼)
副秘书长:黄天骥、李平、吕薇芬
常务理事:王季思、徐朔方、邓绍基、章培恒、胡世厚、黄天骥、李平、吕薇芬、刘世徳、李修生、李悔吾、沈达人、袁世硕、吴新雷
秘书处主任:王永宽
理事:
王季思,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王永宽,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副所长;
王进珊,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
邓绍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
刘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编审;
刘世徳,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
宁希元,兰州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
齐森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副教授;
羊春秋,湘潭大学中文系主任、副教授;
曲六乙,中国戏剧出版社副总编辑;
吕薇芬,《文学遗产》编辑部主任、助理研究员;
沈达人,中国艺术研究院戏研所副研究员;
李平,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李春祥,河南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李修生,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副教授;
李悔吾,湖北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副教授;
苏寰中,中山大学中文系戏曲研究室主任、副教授;
吴小如,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教授;
吴新雷,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张人和,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副教授;
张发颖,辽宁省社科院文学所;
陆蕚庭,上海教育出版社编审;
陈多,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副主任、副教授;
周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周妙中,中华书局副编审;
金宁芬,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
洪伯昭,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洛地,浙江艺术研究所艺术研究室副主任、副教授;
祝肇年,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主任、副教授;
胡忌,江苏省昆剧院;胡世厚,河南省社科联副主席;
俞琳,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副研究员;
段启明,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副主任、讲师;
袁世硕,山东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徐沁君,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徐扶明,上海戏曲学校;
黄克,中华书局总编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章培恒,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
徐朔方,杭州大学中文系教授;
黄竹三,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所长、讲师;
黄秉泽,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讲师;
萧善因。吉林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
彭飞,上海大学文学院外办副主任、中文系讲师;
蒋星煜,上海艺术研究所;
蒋松源,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
焦文斌,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
傅晓航,中国艺术研究院戏研所;
颜长珂,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副主编、副研究员。
首批会员:
么书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
卢兴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遗产》编辑部副主编;
李伊白,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遗产》编辑部编辑;
王卫民,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
程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编辑;
吴书荫、吴毓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研所;
孟繁树,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编辑部;
程毅中,中华书局编审;
李复波,中华书局编辑;
章正续、史美圣、田苗,光明日报编辑;
弥松颐,人民文学出版社古编室编辑;
杨锦海,中国戏剧出版社编辑;
李真瑜,北京大学中文系;
蔡运长,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
蒋志雄,北京市委党校讲师;
魏奕祉,北京市戏研所;
周续赓,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
张燕瑾,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朱印文、吕晓平、周华斌,北京广播学院文编系讲师;
张全太,教育部《中国教育报》;
马美信,复旦大学中文系讲师;
黄强,上海社科院文学所;
赵山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商韬,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翁敏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徐川水,上海技术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
陈振鹏,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审;
李梦生,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室副主任;
府宪展,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
叶长海,上海戏剧学院《戏剧艺术》编辑;
宋绵有,南开大学中文系;
陈玉璞,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宋常立,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
卢文周,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
门岿、徐家昌,天津社科院文学所;
钟林斌,辽宁大学中文系副主任;
林风,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
徐树恒、李月华,黑龙江大学中文系讲师;
姚乃文、孟繁仁,山西省社科院文学所;
梁归智,山西大学中文系讲师;
孙安邦,山西人民出版社古籍编辑室;
窦楷、张守中,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
冯俊杰,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许金榜、孔繁信,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
韩伟,烟台师专中文系讲师;
俞为民,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
王长友,江苏省社科院文学所;
蔡敦勇,江苏省文化厅戏研所;
王星琦,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
车锡伦,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
封桂荣,扬州师范学院图书馆副馆长;
王永健,苏州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李泉,苏州大学中文系;
卢水石,吴县文化局戏剧工作室;
吴敢,徐州市文化局副局长;
麦若鹏,安徽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王政,六安市皖西博物馆;
钟婴,杭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副主任、讲师;
陆小秋,浙江省艺术研究所;
沈沉,温州市文化局艺术研究室;
胡雪冈,温州师专中文科;
庄克华,厦门大学中文系;
吴国钦,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康保成、薛兆瑞、师飚,中山大学中文系;
周国雄,暨南大学中文系;
吴金富,汕头大学中文系讲师;
隗芾,汕头大学中文系;
谭深盛,深圳教育学院;
王陆才,湖北大学中文系;
杨建文、佘大平,湖北大学中文系讲师;
肖作铭,武汉大学中文系讲师;
龚依群,河南省社科院教授;
杨海中,河南省社科院科研处副处长;
张清华、王世声、卫绍生、王钢、葛培岭、韩宇宏、王广西、裴泽仁、王守国、王增凡,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
汤漳平,河南省社科院《中州学刊》编辑部主任;
李正平,河南省社科院情报所副所长;
李允豹,河南省社科院情报所;
任守春,河南省社联学会处副处长;
郭光宇,河南省戏剧研究所所长;
李翎,河南省戏研所《地方戏研究》编辑部;
陈抱成,郑州大学中文系讲师;
林从龙,郑州市《教学通讯》编辑部;
孟庆锡,中州古籍出版社社长;
蓝纪先,黄河文艺出版社编辑;
王鸿玉,河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
王洪应,河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
王复兴,《河南戏剧》编辑;
王鸿芦,中州古籍出版社编辑;
袁文娜,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
朱光,河南省戏曲学校;
毛炳身,开封师专中文科讲师;
王开文,周口师专中文科讲师;
贾庆申,许昌师专中文科讲师;
廖全京,四川省社科院文学所副所长;
陈宗琳,贵州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朱光荣,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
刘敏,云南大学中文系;
姚宝瑄,新疆社科院文学所;
胥惠民,新疆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905.html